摘要: 5月6日,正在绍兴的我,收到了孙和平女士代表绍兴市越城区文化旅游集团和浙江视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邀请我5月9日参加观看电影《楝树花开》首映式的邀请函。孙女士还专门打来电话,诚恳的语言 ... ...
印象贵州网讯:(王有信)5月6日,正在绍兴的我,收到了孙和平女士代表绍兴市越城区文化旅游集团和浙江视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邀请我5月9日参加观看电影《楝树花开》首映式的邀请函。孙女士还专门打来电话,诚恳的语言和爽朗的笑声,使我浮现出《楝树花开》宣传海报上唯美的画面和楝树开花的点点滴滴,这大概也算是一种缘分。 2022年夏天,我和浙江视联的团队一起,共同承担了为绍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采拍《红色记忆·老兵专访》的任务。当时我主要负责撰写采访稿,视联负责拍摄视频。那些日子大家合作十分愉快,并结下了友谊。同时也了解到浙江视联是一个有实力、有情怀的文化传播公司,正在积蓄力量,准备参与拍摄有绍兴厚重文化和充满青春力量的电影。对此,我一直期待和寄予厚望。 当3月在《人民网》上看到介绍电影《楝树花开》即将上演的消息,得知这部电影的故事及拍摄取景均在老家绍兴,浙江视联又是主要合作方,想观看这部影片的心情就显得更加热切。 这几年楝树花开的季节我都在绍兴。小石桥旁枝繁叶茂的楝树,楝树花开发出来的淡淡幽香,河面楝树婆娑的倒影,这是从儿时起就嵌入我心里的一祯祯最熟悉、最喜欢和挥之不去的画面。 真是巧了,我去年5月5日写过一篇《家门口的遇见》的采访随笔记,其中一节就是“楝树花开”,文字中还附了一张楝树花盛开时花团锦簇的照片。 那些日子,我每走在河边,看到楝树生机勃勃地开满着花,总要出神地凝视,不由自主地用拙笨的笔写下对楝树花开的赞美。 “河岸边屋沿旁,楝树花正在盛开,淡紫色的花朵你挨着我我挤着你,簇拥在一起。虽不及玉兰花亭亭欲立引人注目,但它用不争艳的平凡身姿,装扮着多彩的大地。” “村里许多和我同龄甚至比我年岁还大的老年人,仍早出晚归劳作在田间地头。他们像村头溇底的老楝树,任随花开花落,用自己的节奏耕耘人生,全不在乎是否有人关注。” “楝树花年年开,今年开的更加炫目和精彩。” 随着《楝树花开》即将热映,这些本很普通的楝树和一朵朵不起眼的花,成了许多绍兴人心中美好爱情和甜蜜事业的象征,把盛春的绍兴大地烘托得更加热烈和美丽。 在杭州工作的侄孙女,周末休息日回到老家,约上同学和闺蜜专门到仓桥直街的“网红楝树”旁打卡拍照,望着满树的花朵拥抱和依偎在一起,乘兴而归,对爱情和生活的甜蜜有了新的感悟。 又是一些与楝树有关的巧遇。好友邀我小聚,特意把地点选在位于古城王阳明故居旁的“阳明先生的院子”。 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散发着绍兴老酒绵绵香味的酒肆,楝树身姿略倾向河边,倒影的色彩更加斑斓。随着乌篷船划过,荡出层层涟漪,夕阳又添涂上了一层金色,古城的韵味更加立体和美伦美奂。 到的略早,酒店经理送来香茗和一本《文都》,突然认出了我。原来她曾在绍兴饭店永和庄园工作,二年前我在那里小住过几天,写了篇《宿永和庄园》的小文。她说《阳明先生的院子》是市文旅局和灵瑞传媒合办,并把孙耿慧老总叫了过来。 闲聊中我们谈到了《楝树花开》和浙江视联,灵瑞的孙总对视联的孙总——《楝树花开》的总制片人赞誉有加。他提到刚才视联还来人问可不可以在酒店边摆放《楝树花开》海报展板的事。“这有什么不可以!《楝树花开》演的是古城绍兴楝树下的爱情故事,你看河对面河埠头那棵楝树都成了网红。”孙总直率的谈吐一看就是个爽快的文化人。 5月9日绍兴的这场首映式,办得既隆重又简朴,像绍兴这座古城,既厚重又低调。 映后,在演职员与观众面对面的互动中,导演和主要演员说的最多的一句话:“绍兴太美了,我爱上了绍兴。” 年轻人的表达充满青春的激情。来自绍兴文理学院学土木建筑的同学,仿佛沉浸在楝树花开的爱情和古城保护的甜蜜事业中,表示还要再看一遍。 5月10日,被称为不老女神的香港著名演员赵雅芝也来到绍兴。她沿着《楝树花开》的取景地,打着天堂伞,轻盈地漫步在临河的石板路上,踏步石桥,站在楝树下,不忍离开。 立夏后,楝树渐渐脱去了季节披在她身上的花衣。蔽日的绿叶与古城的一砖一瓦紧紧依偎在一起,把绍兴这座江南名城装扮得更加古朴灵秀。 5月16日《楝树花开》将在全国公演。随着这封来自“古城的情书”被传播到天南海北,楝树花将沁入更多人的心里,永不凋谢。 2025年5月10日 (写于绍兴) 作者简介: 王有信,1948年绍兴出生,1968年入伍,曾任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宣传处处长,退休后居住大连。 编审:融媒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