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贵州安龙这个拥有数千年厚重历史,上万年古老文明的西南岩郡,其南境距今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安龙铜鼓山菩萨洞古人类遗址说明了府郡南境是龙城古人类文明的发源地。这里不 ... ...
印象贵州网讯:(赵历海)贵州安龙这个拥有数千年厚重历史,上万年古老文明的西南岩郡,其南境距今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安龙铜鼓山菩萨洞古人类遗址说明了府郡南境是龙城古人类文明的发源地。这里不仅史多绝唱,彪炳史册,民间文化也独树一帜。这其中要数“过了石门坎,鬼在后头喊,过了梅子口,鬼在身后吼,过了三道沟,阎王把簿勾,过了坡脚河,捎信回家嫁老婆”这句不知源于何时的千古民谚最具代表性了。它究竟见证了多少生死别离,阴阳两隔,目睹了几多金戈铁马,刀光剑影,或许只有石门关至坡脚渡口沿途的悬崖峭壁、漫天烟瘴、浓密树荫、阴森小道、拖尸猛兽方能说清道明! 阿豺丧命石门关 恰逢寒冬腊月,一阵小雨过后,辰时刚至,云雾初开,此时的舍寨官道上响起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雨点般的敲击在整齐而湿漉漉的青石板上,五匹膘肥体壮大理战马上,王启斌主仆一行五人正向前俯倾着身子,手中的皮鞭不停的向后挥舞,口中“啾啾”声不断。风驰电挚般朝石门关飞奔而去。 明洪武十四年(1381)十二月,傅友德、蓝玉、沐英南征,得到当地土司隆祖武相助,有王启斌者,江西人,受沐英令,隆祖武为都督,王启斌为先锋,克普安路有功,论功行赏,“沐英留隆祖武镇守云南,云贵边境”,“令王启斌为兵头之职……择于洒雨安居乐业。”此次兵头王启斌便是受隆都督密令,怀揣都督亲笔信,前往广西联合岑氏土司助明军收复云南。临行前都督再三叮嘱:“此行事关重大,一路慎之又慎,切莫节外生枝,誓死相拼,信必送达。”王某人哪敢懈怠,连忙带上帐下四员大将:阿豺、阿狼、阿虎、阿豹。二者虽是主仆关系,却早已情同手足,生死相依。 穿过林间小道,不一会便到了舍寨斜对面的背儿山脚,小树林尽头处,一正两厢的长五间茅草屋呈于眼前,进门栅栏处随风飘扬的锦旗甚是醒目,锦旗上“陆家马店”四个大字倒也苍劲有力,旁边零星分布着几户农家。听到马蹄声的店小二早已等候在马店前的古驿道上,满脸堆笑地朝王兵头一行抱拳道: “客官一路行色匆匆,似要急于赶路吧,可前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凶险异常,待喂足马料,诸位吃饱喝足后再赶路也不迟呀!”王启斌想想也是,五人翻身下马,伙计接过缰绳牵马喂料,店小二赶忙招呼众人入座,边上茶边搭讪道: “客官不是本地人吧,不知是否耳闻,此去虽是官道,可胜似闯鬼门关,非艺高胆大之人,迫于急事不会走此道的。”王启斌笑笑答道:“何以见得?”小二正色道:“诸位有所不知,这一带江水长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过了石门坎,鬼在后头喊,过了梅子口,鬼在身后吼,过了三道沟,阎王把簿勾,过了坡脚河,捎信回家嫁老婆’。丧命此间,阴阳两隔者不计其数,人人视为鬼门关……”“鬼门关老子也要闯一闯,看阎王老爷奈我何。”店小二话音未落,阿豺铜铃似的眼珠子直勾勾的瞪着他,吓得店小二连连后退,再也不敢多言。 席间无话,酒足饭饱后,主仆一行飞身上马,直奔红水河渡口而去,眨眼间便到了小水井。铺天盖地的浓雾迎面袭来,其间夹杂着刺鼻的腥臭味,响午未至可天色却阴沉了许多。五人不约而同的打了个冷战,纷纷咳嗽起来。 “烟瘴!将军小心!”阿豹一旁小心提醒。只见王启斌微微一笑,从怀中掏出香囊,取出四颗手指大的彝家祖传药丸递与众人,自己也服下一粒。王启斌暗自庆幸:多亏不是仲夏,否则我等空有一身功夫也无济于事。众人刚定下神来,谁知行进中的胯下坐骑全都停了下来,原来小水井刚下海子坡处一排七尺多高的木栅栏挡住了去路,阿狼立即翻身下马,打算掀开栅栏,此时不知何处飞来一只利箭,刚好射在其脚尖前,箭头有一纸条,阿狼打开一看,上书:“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走此路过,留下买路财”,阿狼看吧赶忙双手向主人呈上。王启斌看罢,挺直腰杆,双拳一抱,各朝左右高山一拜朗声说道:“再下普安下四马王启斌,奉隆都督之命,前往西隆州窜窜门,不便久留,留些碎银予各位好汉买些酒肉,万望笑纳,回来时再拜访各位,还望好汉行个方便。”旁边的的阿虎也及时将一小袋碎银送至栅栏下。 一声清脆的口哨声过后,紧闭的栅栏缓缓打开,刚过栅栏,阿豺便抱怨大家大可不必和这帮响马客气,完全可踏破栅栏而去,主人知其秉性,明知解释也无益,但还是耐着性子把隆都督临行前的叮嘱重复了一遍。 刚上海子坡,随着山势的陡峭,古道也变得崎岖难行起来,烟瘴也越发的浓烈起来,更烦人的还是对面干海子的密林中,那一声声穿透迷雾仍能清晰入耳的猫头鹰哀鸣声。可最令人毛骨悚然的还是被马匹咆哮声突然惊起的乌鸦,扑腾着飞向山顶,那一阵阵居高临下的凄苦鸣叫声回荡在整个山谷,将这阴风惨惨的氛围烘托到了极致!这一主四将虽都是从死人堆里爬过来,九死一生,刀尖上舔血的主,可面对如此阴气十足的环境不得不小心行事,谨慎前行。 略微紧张后,一行人很快便策马上得山来,来到一缓坡处,古道两边的土灶里柴火的余热并未完全散去,烟瘴远还没有散去的意思。阿豺,阿狼在前,王兵头居中,阿虎,阿豹随后。在一队人马的不断行进中,一座冷冰冰的关隘逐渐清晰起来。两列高耸入云,刀劈斧削般的山峰伫立在两边,两峰间宽余四尺,高近八丈的狭缝中,官道经其间,狭缝中横卧一天然石条,酷似进堂屋门槛,这便是贵州境内赫赫有名,能与黔北娄山关比肩的黔门南关——石门关,当地人俗称石门坎。 石门脚下右边靠着两捆干柴火,中间穿着一根尖担,石门口青石板蓑衣上躺着一身穿粗布棉袄的樵夫,身旁放着一把雪亮的斧头,头枕破篾帽,翘着二郎腿,正一板一眼的唱道:“过得-那个勒-石门坎哟,鬼在那个们-后头喊……”似乎丝毫没感觉到王启斌一行人的到来。 俗话说:“好狗不挡道,好驴不乱叫”,此情此景,让暴脾气的阿豺看在眼里,恨在心里,直气得他双拳捏得咯吱作响,脑门上横劲直冒,可一想到主人的再三叮嘱,只得强压怒火,策马一边,让阿狼上前搭话。阿狼上前一步,满脸堆笑施礼道:“这位大哥,在下急于赶路,不知能否行行好,方便让个道。”此时的樵夫方才停下歌来,慢条不理的伸出五个手指头答道:“樵夫近来柴不好出手,这个数就能过去。”阿狼忙问:“可是五两?”樵夫有气无力的回曰:“五根!”这时,一旁的阿豺再也按耐不住,满腔的怒火喷涌而出,手提钢枪,策马直朝樵夫狠狠刺去,樵夫见状,手握板斧跳将起来同阿豺厮杀在一起,几个回合樵夫便败下阵来,往狭缝里拔腿就跑,阿豺不由分说追将上去,王启斌刚想喝止可为时已晚,只见悬崖上的滚石原木倾泻而下,怎奈阿豺艺高胆大,胯下赤兔马更是快如闪电,滚石原木硬是没伤他分毫,眼看就要冲出隘口,可早已等候的绊马绳,斩马刀和雨点般的羽箭将阿豺连人带马绊倒并射成了刺猬,当场毙命! 阿狼梅子关蟒口脱险 其余兄弟三人双腿一夹,正待策马营救,好在主人及时制止,才未铸成大错。此时的樵夫早已站在石门上方悬崖处冲关前王启斌四人喊话: “下面诸位听着,我本无意伤人,怎料这小子凶神恶煞,偏要自寻死路。大爷我一言九鼎,五根金便可过关,且保下面梅子关也相安无事,若执意硬闯,此处便是尔等葬身之地。”王启斌四人悲愤交加,悲痛欲绝,但一想到肩上重任和阿豺的惨状,只得强压怒火,取出五根金条,让阿狼放进樵夫从悬崖上吊下的竹篮,验完货后樵夫口哨一吹,身影一晃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主仆四人匆匆跨过石门槛后过得关来,朝阿豺草草拜别后,沿着仰天窝、深荡子,筲箕湾,梅子关一路狂奔,两耳阴风呼呼作响。不知是对阿豺的愧疚还是此处阴气极盛,四人均感觉山谷中不断回荡着:“将军等等!二弟等等!三弟莫急!四弟等等……”的回音。四人虽满是悲痛,也顾不得细思,继续策马狂奔,生怕这帮响马反悔,快到梅子关时四人均勒马四处张望,确认无人后才从碉楼下的拱门洞鱼贯而出。出得梅子关,众人方得长长地舒了口气。站在关前石台阶往关下定眼细视,但见层层叠叠的原始森林间,越发浓烈的烟瘴不停的铺展开来,跨下马匹也不断的摇头嘶鸣,不肯前行,大伙无奈,只得下马牵着缰绳缓步行走。古道两边的树杈上随处可见血迹斑斑破衣裤和树下随便丢弃的死人头骨。此情此景着实让身经百战的四人倒吸一口凉气!直呼煞气太重!真邪门! 但这远未将四人镇住,很快缓过神来继续赶路。突然间,走在最前面的阿狼怎么搜缰绳马儿都不肯走,他预感不妙,连忙拔出长刀警戒井示意主人和阿虎,阿豹三人成倚角之势排开作好防范,此刻只听嗖嗖声不断从耳际传来,一条巨蟒从侧面树顶俯冲下来,阿狼毫无惧色,双手紧握钢刀狠狠地朝迎面而来的巨蟒肚皮划去,硬是将其划开了一条四尺多长的口子,可蟒蛇还是凭着巨大的余戚将他全身裹住,但毕竟已是强弩之末,没能将其缠紧,加之三人刀剑齐上,蟒蛇很快便没了气息。 稀饭店阿虎遇阎王 三人合力把蟒蛇移开将阿狼解救出来。说也奇怪,此时林中烟瘴也渐渐散去,天光也次第从树缝中斜射下来,马儿也显得特别的温顺,四人也不再愁容满面,纷纷翻身上马沿七道拐朝山脚赶路。 行进中,咕咕作响的溪流声不断传来,天上的云雾已完全散尽,暖阳晴空下,山间洼地一排长五间茅屋现于眼前,高高飘扬的旌旗上书“品店”两个大字。原来是三道沟快到啦。经过一番折腾,四人已是疲惫不堪,口干舌燥,于是翻身下马,进得店来,店家热情张落,进店落座后阿虎双脚一伸,手中一锭银子不停的敲击八仙桌道:“店家有甚好吃的,尽管上来,这银子不用找啦”小二赶上前陪笑道:“小店只有本地蔗糖熬的红糖稀饭,故又叫稀饭店,两文钱一碗,要不了那么多银子”阿虎眉毛一竖,“别啰几八嗦的,拿去”小二那敢再推辞,忙去准备。不一会,一位长相水灵、打扮干净利落,身材标致的娘子端着托盘,迈着轻盈的脚步朝四人走来,依次将香喷喷的红糖糯米稀饭端到各人面前,直看得阿虎两眼放光,眼珠子随着娘子不停的转动,转到阿虎时,他连忙伸手去接,顺便在娘子香腕上捏了一下,嬉皮笑脸道:“媳子这般标致水灵,流落在这荒山野岭的,煞是可惜,何不随了虎爷,定有享不完的……”一旁的王启斌恐阿虎口无遮拦,节外生枝,连忙喝止道:“阿虎休得无礼,赶紧吃饭”。喝完稀饭后,店小二每人又端上一碗茶,四人喝完正准备起身赶路,那料却腿脚发软,四肢无力,不省人事。一袋烟功夫。王启斌首先苏醒过来,只见兄弟三人均爬于桌上,慌忙连呼:“阿虎!”“阿狼!”“阿豹!”除阿虎外,两人均被惊醒,只有阿虎没动静,兄弟俩上前一看,只见其囗下一滩污血,气息全无,兄弟三人身上的钱财也被洗劫一空,堂下早已空无一人。气得启斌连连跺脚,可一切为时已晚。 红水河阿豹舍命护主 主仆三人又悲又气,可也奈何不得,只得草草将阿虎掩埋后继续赶路,趁着这难得的好天气抓紧前行,以便在日落前过得红水河到达西隆州地界。 于是三人策马扬鞭,沿三道沟、四台坡、打坐、纳河寨古驿道狂奔。一路无话,很快便到了坡脚古渡口。此时离太阳下山时日尚早,王启斌便吩咐阿豹寻找船家,自己与阿狼在岸边等候,此时的他望着川流奔腾的红水河(当地人俗称坡脚河),思绪万千,感慨良多,心中暗自祈祷,希望最后一关能顺利到达对岸。 不多时,阿豹便领着位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古铜色的面容使得脸上深陷的皱纹更显突出,一看便是位经验丰富的船家。王启斌心中踏实了许多,当即付足了酬金,下得岸来,很快到了渡口,只见一艘约丈八长的乌篷船早已等候多时,三名身强体壮的船夫左右相叉立于船舱外,一人手里拿着一张桡片(船浆)。上船后的主仆三人进入船舱坐定,船家上船后站最后掌舵的位置,解开牛皮绳子,抽出船篙朝岸边一点,船便往下斜着向河心驶去,三位船夫在船家的指挥下默契地使劲挥动着船浆划船,在急流中有惊无险地过了河心,船家稍稍松了口气,继续指挥前面船夫向对岸驶去。突然船舱内传来急促的喊声:“快来呀,船进水啦!”船家进去一看,水已快没过三人脚背,经验丰富的船家立即催三人跳水,得知三人均不会水性后让三人三选二逃生,船家四人只能两个救一人,否则三人都得丧命。阿豹赶忙道:“主人重任在身,阿狼武术高强,比阿豹更适合保护主人,情况紧急,再无二话”,王启斌见事已至此,只得在四人的护送下跳水向对岸游去。随着身后“拜托啦,阿狼,好好保护好主人,保重,来世再做兄弟”的叮嘱声,阿豹连人带船渐渐沉入河底,没了踪影…… 上岸后的王启斌回望坡脚河,大半日的时辰竟连失三员爱将,过往种种袭上心头,再也止不住满腔悲痛,朝阿豹沉船的方向跪下嚎啕大哭起来! 身经百战的将军有“豺狼虎豹”随行护卫尚且如此悲惨,足见普通人在这地狱般,鬼门关似的的恶山险谷通行是何等的煎熬!究竟是何等“鬼才”方能总结出这般惊天地泣鬼神的千古民谚! 编审:融媒中心 |